【中国电影科技网 文/曾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5年1-9月,全国电影票房收入330.09亿元,同比去年的219.49亿元,增加了110.60亿元,增长了50.39%。预计2015年全年票房有望达到420亿,观影人次会突破11.5亿。在电影票房突飞猛进的同时,影院在线购票的占比也迅速增长,2012年到2015年在线购票占比从2012年的12%增长到2014年的35%,预计2015年将达到50%。第三方票务平台作为“互联网+”的代表,进入了电影市场,他们通过超低票价或补贴吸引了大量的观众进入电影院看电影,一时引起了颇多关注和争议,电商平台作为电影产业的新的入局者,到底是来搅局还是助推整个产业发展?影院面对互联网的冲击,利用互联网带来的改变,创新商业模式,在两者的竞争中,到底谁会比较烦恼?在第三届中国影院投资发展论坛上,笔者通过嘉宾演讲和与多位嘉宾单独交流,总结了一些观点和看法,在这里与大家分享。


      一、互联网是不是洪水猛兽?

      1、互联网的影响有多大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互联网+”行动计划正式成为国家战略的一部分。

      互联网+正在改变电影行业生态,近来,三大互联网公司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合称BAT)纷纷进军电影产业链,2014年6月,阿里巴巴62.4亿港元购入文化中国,8月文化中国更名为阿里影业。今年4月,阿里巴巴入股优酷土豆。今年9月,腾讯成立腾讯影业和企鹅影业。百度成立了电影业务部,对外称“百度影业”,今年6月,百度入股星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阿里巴巴凭借阿里影业、优酷土豆,腾讯凭借腾讯影业、企鹅影业,而腾讯游戏和腾讯文学为其提供优质的IP,百度凭借百度影业、百度糯米(电影在线购票平台)和爱奇艺,三大互联网公司巨资进入影视行业。BAT的进入必然会完全改变过去的电影生态。

      我们可以看到,互联网对电影行业的影响是无法避免的,时代金典集团总裁印钢认为,互联网对电影行业的影响是全产业链的,互联网对电影制片业的冲击是创造性的,互联网对电影发行业的冲击是毁灭性的,互联网对电影放映业的冲击是颠覆性的,而互联网对电影后产品的冲击则是难以想象的。


      2、互联网给电影产业带来了什么

      互联网就像洪水猛兽一般,电影制片、发行、放映、电影后产品都被卷入其中。

      对于传统电影制片业来说,互联网扩大了制片题材幅度,减少了制片成本,缩短了制片周期,降低了技术门槛,造就了一个内容爆炸的时代。

      对于电影发行业来说,互联网改变了影片配送方式,改变了影片推广模式,电影的档期制度即将消失,影院的从属关系正在被瓦解,影院和片方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对于电影放映业来说,档期不再受限制,内容变得更加多样,技术标准不得不再一次改写,放映行业的模式将要被颠覆,传统电影院的含义也终将被重新定义。

      然而,互联网又不是洪水猛兽。对于电影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影院来说,虽然面临着互联网各方面的冲击,但影院和传统的零售行业不同,内容和用户体验都掌握在影院手里,难以被互联网替代,影院的社交属性也是难以被替代的。互联网的介入,让电影的规模变得更大庞大,给影院带来了新的用户、新的思维方法。互联网把中国的大部分用户培养在了它们的平台上,第三方票务平台的低票价让大量从来不进电影院看电影的人群走进了电影院看电影,如何留住来看电影的观众就要影院“各凭本事”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影院转型升级,影院格局的重新洗牌成为必然。

      不止是影院,互联网为制作行业提供了全新的制作技术,给发行行业提供了全新的流通渠道、全新的营销概念、全新的商业模式。今年1月,亚马逊宣布计划每年为影院提供12部原创电影,BAT成立的影业公司也会有更多的资金来支持电影产业发展。电影产业在被互联网在打破了原有的模式和格局之后,如何重新“立”起来,这对电影产业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

      二、影院转型升级——“影院+”

      万达电影院线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兼发展部总经理曾光认为,在票房不断攀升的情况下,影院以平均每天新增一家的速度在增长,预计2015年底,银幕数将达到3万块,竞争愈加激烈,以年票房1000万作为盈亏平衡点计算,全国仅有23.8%的影城盈利,长期亏损的小影城退出市场只是时间问题,市场的重新整合将是未来3-5年的常态。三大驱动力推动着中国电影市场井喷,第一是内容驱动,第二是科技驱动,第三是用户驱动。像《煎饼侠》、《捉妖记》、《大圣归来》、《夏洛特烦恼》等“现象级”影片和重量级影片作为内容驱动力,互联网和设备升级作为强有力的科技驱动力,以90后为代表观影主力群体为用户驱动力,新时期必然有新举措和新格局,影院的转型升级已经提上日程,“影院+”成为影院变革的主流,目前实力较强的影院皆纷纷摸索尝试,已落地的、即将落地的影院项目表现也可圈可点。

      1、万达战略转型——会员+

      曾光表示,万达战略转型以用户为驱动,产品体验成为其核心。在影院设计上集互动、科技、社交为一体,2014年12月开幕的万达通州店是其典型代表。据介绍,万达通州店设计非常具有时代感,整个影厅没有传统的中央闸机售票,用户在影厅门口出票,通过闸机进入,观众在整个影院自由流动,一个大屏幕用来播放默片、老电影供观众观看,在休息区开设了一家西餐厅,并配有专属的衍生品店铺。在用户培养上,万达有3100万线上注册用户,APP下载量已达到1000万,万达将利用会员去展开会员+战略,从五大领域去整合,以打造电影生活生态圈。一是网络院线,万达明年将与第三方合作一个视频平台,可以在线观看或者下载APP观看,利用万达资源方面的优势和线上线下的资源,降低成本,让用户有更多的选择;二是电影衍生品,中国电影市场现在是一篇蓝海,在国外很多片商、院线的盈利都依赖于衍生品销售,今年万达战略投资了时光网,将在院线展开一系列衍生品活动,并在年底之前开设一家旗舰店,并不排除未来发展自有衍生品;三是游戏,游戏是万达未来规划的主力,影城将结合游戏做一些互动、影城的电影赛事,电影发行、电影IP的合作。四是金融,万达与招商银行战略合作;五是跨界品牌,通过会员偏好分析,对其进行其他品牌产品的精准营销等。

      2、做好了准备——时代金典集团三亚红树林电影世界

      印钢认为,互联网将会给电影行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数字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将创造一个内容爆炸的时代,人们随意拿起手机,只要分辨率是4K的,经过后期制作软件制作成影片,就可以在大银幕上放映,此外,许多电视节目、电视剧拍摄出来的品质也能够和电影一样,再加上体育赛事、游戏竞技,因为影院银幕有限,导致放映数量不足,大量的内容被搁置。传统电影院的功能已经无法满足如此多内容的放映要求,电影院的技术标准不得不改写,电影院的商业模式也将改变。传统电影院的模式是,电影院上映电影,观众观看,选择权还在电影院一方,这样的商业模式很快会被打破,在不久的将来,选择权会在观众,当游戏、赛事进入电影院,当博物馆进入电影院,当教育进入电影院,电影院将演变为一个综合的娱乐平台,甚至不能被称为电影院。

      为了适应这样的发展趋势,时代金典集团在三亚开设了一家红树林电影世界,一共有60个影厅,其中包括1个巨幕厅、8个常规厅和40多个小厅,为即将到来的内容爆炸的时代做好准备。怎样将不看电影的观众吸引进来,小厅除了放电影之外,会根据观众的需求增加很多新功能,放映观众喜欢看的内容,多元化发展。

      3、大地影院“电影+”打造影院生态圈

      大地影院集团总经理于欣表示,三大背景驱动大地打造“电影+”策略。第一是,在中国的大环境下,国民对像电影、文学、音乐等一些非物质形态的内容的需求逐渐增加,由此诞生了电影文化族群,这个族群跨越了年龄、性别、行业、等级,以惊人的速度在壮大;第二是,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它用非常独特的营销方式和非常具有吸引力的价格把很多以前没有进入影院的人吸引进了电影院,让整个市场更大,带来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它让影院用互联网的思维方式来重新考虑自身的商务模式,考虑怎样将互联网结合的经营模式中去;第三是,跨界,在电影文化族群这个庞大的人群基础上,他们对新鲜事物接受度很高,并且有较强的消费能力,影院利用互联网的便捷手段,使跨界成为一种可能。由此,大地影院确立了以“电影+”的概念深度经营电影文化族群,打造影院生态圈。

      其具体措施包括,电影+创意餐饮、电影+创意零售、电影+创意互联网、影院媒体生态圈等。创意餐饮方面,基于“中国味、概念范、生机力”的理念,以中国味道为基础,加入西方的原料和烹饪方法,打造健康饮食概念,通过亲近、新颖、轻便赋予餐饮生命力,主要涉及面馆、茶饮料、咖啡喝甜品四种业态、四个品牌,目前大地影院对这四个品牌的产品线和标准化生产已经研发完毕,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更加符合电影文化族群的特点,其四个品牌将脱离传统概念,风格将更加时尚,其所有流程、配送、销售模式都将标准化,价格也在电影文化族群可接受的范围内,大地影院计划在它们发展成熟之后向影院外扩展;创意零售方面,大地影院不仅将目光放在了后产品,还有和电影不想关的零售,例如护肤品,大地影院已经积极在欧洲寻找优秀品牌引入到中国;创意互联网方面,大地影院将打造微商业电商平台(以下简称微商平台),包含在线选座、在线影院、本地周边、内容社区、智能硬件、微商商城,微商平台将与视频网站合作,打通线上线下观影,联合影院周边商户,通过互动的硬件,给用户互动的空间并积累用户的数据,此外,大地影院未来3-5年将集中打造会员云交易平台,这个平台除了将大地影院“电影+”战略中的产品都整合起来之外,还将把平台开放给第三方,例如联名会员卡、联合影片营销等,构建一个战略联盟的信息化平台;影院媒体生态圈方面,大地影院将把影院所有广告资源,包括银幕、线上、线下等全部整合起来,提供全方位营销方案。

      三、中国电影院未来——中国互联网电影企业

      从几家影院的策略来看,影院将自身定位为与电影相关的零售行业,利用互联网带来的海量用户和互联网思维方式,横向与别的商业形态开放合作,纵向将电影观众的需求进行深度分析和挖掘,与时俱进,致力于成为中国互联网电影企业,打造多位一体的电影生活生态圈。中国电影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影院早已学会一步一个脚印在竞争中求发展,面对互联网的冲击,迅速做出变革,借助互联网的力量,学习互联网思维,之前有互联网公司领导层表示电影院会消失,传统电影院或许会消失,新的商业模式的电影院必将崛起,电影院与互联网这场较量中,到底谁会比较烦恼还未可知。

      正像印钢在会议上所说的,中国电影的未来是充满希望的,它将形成规模超过万亿的产业,也会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文化消费市场,中国迟早会出现影响全世界的电影作品,也一定会为国人所喜爱,为世界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