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达十年:从“起跑”到“领跑”
发布日期:2017-09-04 新闻来源:
2005-2015,十年、百城、千幕,万达。
2015年1月20日,是万达电影院线成立十周年的日子。1 月22 日,十周岁的万达院线将如约登陆 A股市场,成为中国院线第一股。
时间回溯到2006年,彼时的华纳兄弟不会想到,他错失的“中国合伙人”就是日后深交所的新贵,中国电影市场的巨头。
历史从来都没有再来一次的机会。
学习国际经验、创立自主品牌、成为行业榜样……过往的十年,作为中国电影改革的成果,万达电影院线充分调动、吸收行业内外资源、优势,创造了以“连锁经营、创新营销、服务品牌”为核心的成功发展经验,成功跻身亚洲第一、全球前列的影院运营商。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曾经说过,“ 现在的万达已经远远超过了赚钱和追求财富的初期阶段,未来万达将成为世界级的超级企业,我们有国际万达的决心。”
作为万达集团的一分子,电影也从来都不只是一个财富故事,电影更是一个关于品牌和梦想的故事。回溯过往十年,万达携集团经验和中国电影市场深度融合,讲述了一个“共赢共成长” 的故事。截至2014 年底,万达院线旗下拥有182 家影院、1616 块银幕,年度观影人次超亿,覆盖全国近百个城市。新年伊始,万达院线以院线第一股之姿,成功登陆A 股市场,成为一家公众公司,是万达院线一个全新的历史篇章,相信下一个十年的故事更加精彩。坐拥国内最优质的终端资源,吐纳滋养最丰富的内容产品,那将是一个脚踏实地、仰望星空的故事……
◎ 十年启航
2003年,万达集团对外宣布进军电影业。做影院的初衷源于一个最朴素的理想——为万达的购物中心配套自己的电影院。
2004年1月17日,王健林和华纳兄弟国际影院公司总裁米勒·奥克斯在人民大会堂正式签署了双方共同合作建设华纳万达国际影院的合作协议。协议规定,华纳将协助万达集团在所有在建及拟建的万达商业广场建设一流水准的多厅影院,对影院的设计及建设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负责影院落成后的管理与运营,待时机成熟时,美国华纳公司同万达集团双方将对影院合资经营。 ……
2004 年12 月25 日,鉴于万达对电影院投资建设和发展的突出贡献,原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电影事业管理局破例批准北京万达电影院线股份有限公司成立。 2009年,万达院线一跃成为中国电影院线的领军企业。回顾十年来中国电影跨越式发展的轨迹,万达被认为是电影产业化改革的成果之一。作为改革的推手,顶层设计者突破常规、提前布局的眼光和勇气功不可没。 ……
◎ 十年老五家
2004年万达集团投资1.2亿元 (不含土建建造成本)建造了天津万达电影城、南宁万达电影城、武汉万达电影城、哈尔滨万达电影城、大连万达电影城,最初的这五家影院后来被亲切地称之为“ 老五家”。“老五家”的出现引发了巨大的鲶鱼效应,为五地的电影市场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
2005 年底,《关于文化领域引入外资的若干意见》正式颁布,由于政策和经营问题,华纳与万达集团的合作进入尾声。2005年12月 28 日,华纳万达国际电影城的” WB”(华纳)字样悄然换成”WD”(万达),万达院线全面接管了老五家影院的经营管理权。2006 年6 月28 日,万达集团与华纳兄弟经过谈判协商,正式签订合作终止协议,宣告万达自有品牌影院新时代的开始。万达随即开启了自主发展的新模式。
2006年4月,万达院线三家影院相继开业,创造了当时为业界惊叹的“万达速度”。十年间,万达的开业速度、盈利周期不断刷新。据测算,2011年-2013年,万达院线新开业影院平均盈利周期为10.99个月。电影院也从原来作为万达商业广场的一个配套产品,成为万达集团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
◎ 十年领跑
2009年,被认为是万达院线从 “起跑”到“领跑”的拐点。这一年,院线全年票房收入8.1 亿,首度问鼎全国院线票房冠军。随即开始了万达在中国电影院线“一骑绝尘”的新篇章。
2010 年,万达院线全年票房 13.8亿,院线旗下影院规模增至71 家,银幕600块,成为亚洲排名第一的院线;同年,万达与IMAX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成为全球排名第二的 IMAX营运商;
2011 年,万达院线全年票房 17.85亿,院线旗下第100家影城开业,银幕数超过700块;……
2012 年,万达院线年度票房 24.56 亿,成为中国第一条年票房过20 亿的院线。院线银幕超过 1000块,并两度荣获国际年度院线大奖。
2013 年,万达院线全年票房 31.6 亿,影院142 家,银幕数增至 1247 块。万达院线会员数量超过 1100万。
2014 年,万达院线全年票房 42.1 亿,影院182 家,银幕数1616 块。会员数量突破2600万。
据统计,2009 年-2014 年,万达院线银幕数翻四番,且单银幕产出始终保持220 万以上的高位运行,是全国平均单银幕产出的2倍左右,实现了行业公认的又好又快发展。谈到万达的发展速度,万达文化副总裁、原万达院线总经理叶宁曾经这样说:“具体数字我并不看重,我更愿意解决根本性问题,问题解决了,就能保证企业持久健康发展。就像我们不能简单地用乞力马扎罗或是珠穆朗玛峰去比喻、衡量中国电影市场的空间和高度一样,发展永远是只问攀登不问高的过程,我相信这样能获得超出预期的成功。”
刘嘉,资深电影市场专家,跟踪关注中国院线发展。在她看来,万达的又好又快发展是多方合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比如,顺应中国电影繁荣发展的大势全心全意做电影;以职业经理人的进入为标志,追求学习、开放、融合的良性的竞争环境;成熟企业集团带来的更宏观的发展视野和更强大的抗风险能力。
◎ 十年万达模式
吴卓峰,2005年进入华纳万达体系任职,现任西南某影院投资公司营运负责人。他用“榜样的力量”概括万达十年发展之于中国电影的意义,“虽然至今仍没有一家企业可以复制万达的模式,但是万达的进入让很多后来者看到了行业的上升空间,电影院捆绑商业地产协同发展的力量。”
吴卓峰所谓“不可复制的万达模式”是以资产联结为核心,真正实现了“四个统一”的院线、影院垂直管控模式。在万达院线的招股书中,对“四个统一”做了详细的表述:统一品牌。院线及下属影院全部使用“万达院线”、“万达影城” 品牌。通过树立良好的品牌效应,采取统一品牌的经营模式,迅速提升“万达院线”、“万达影城”品牌在当地及周边地区的影响力。
统一建设。通过设立项目建设中心,从规划设计制度完善、标准建立,到布局方案设计、平面深化、工艺设计、内装施工图设计、设计变更等环节均进行严格管控。在项目运作上推行内装总承包管理机制、项目履约评估机制。经过多年的探索,万达院线已经完全具备从项目立项到实施完成的全方位科学管理实施能力。
统一管理。自成立以来,万达院线一直致力于建立高效的管理总部,通过总部直接控制各地影院的规划设计、投资建设、人事配备、薪酬福利、考核机制、营运流程及财务管理。此外,在日常经营中,本公司设置营运中心统筹全国影院经营业务,进一步促进沟通扁平化,从而提高下属影院的执行力;财务方面,高效统一的垂直化管理确保公司总部掌握各地影院财务运作体系;信息系统建设方面,实行了高度统一的标准化管理,从硬件采购到系统开发均由公司总部统一操作,实现高效、节约和资源共享。
统一排片。万达院线营运中心通过对实时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在影片上映前及上映中对公司下属影院的影片排映进行整体规划和动态调整,通过科学合理排映,满足观众不同时段观影需求,实现公司经营效益最大化。
◎ 十年体验
“观众到电影院,最朴素的要求就是看一场好电影。做院线,我们靠的是一张票一张票积累的观众,一定不能伤害观众的热情。”叶宁的话,落实在万达的日常经营中,就是以观众的观影价值和观影体验为核心,不断追求最新、最高端的观影体验。
为此,万达采用世界一流的放映工艺标准,拥有世界先进的进口数字放映设备、音响系统和银幕,从工艺上确保了观影品质。率先在国内引进双机3D技术和RealD 3D技术,并采用数字影院管理系统(TMS 系统)进行联网远程放映管理,为观众提供上佳的数字3D观影体验。与加拿大IMAX公司达成战略合作,截至2014年12月31日,公司已投入运营的IMAX银幕合计117块,约占全国IMAX商业银幕数量的55%,是全国拥有IMAX银幕数量最多的院线。 2014年,万达影城又带来了全新的用户体验——XLAND厅。作为一种4K 高清晰放映系统,它包含了4096×2160像素,双机3D放映设备,巨大墙面金属银幕和11.1多声道3D立体环绕音箱矩阵。
2014年底,以通州万达影城开业为标志,万达院线在国内率先开启影城2.0新时代。所谓2.0,即以自助和互动为代表的影城建设新模式。这也标志着万达系影院开始了从单纯的观影空间向以电影为核心的社交场所的全新转型。
◎ 十年会员
2014 年,为了庆祝万达的第100 块 IMAX银幕落成,万达院线借势推出会员卡的终极版本——“百年卡”。所谓百年卡,意味着全国万达影城通用,有效期是100 年。这也呼应了万达集团“百年企业、国际万达” 的企业发展战略。
据介绍,2014年万达院线拥有有会员超过2600万,其中会员购票占比超过75%,持卡会员的年均观影次数高达6次,远远高于中国城镇人口年均观影次数(1.1次)。正得益于这样一个坚实、庞大的会员基础,成就了万达院线难以超越的骄人战绩。在这个影院迅速扩张、影片内容同质化的时代,会员成为了万达院线立于不败之地的核心武器。
对于一个业务涉及线上、线下多个领域的企业而言,会员意味着稳定的现金流和个性化消费带来的大数据。以万达为例,院线通过不断分析和总结,目前已经形成了一套以会员大数据为基础,全面系统化的营销措施,影院可以在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营销工具组合进行发力。强大会员的粘性和活跃度也是万达领先于其他品牌的重要指标之一。
◎ 十年电商
2011 年3 月,万达电影网上线,万达院线在国内率先步入了电商时代。经过四年的发展探索,形成了万达电影网、万达手机客户端及WAP端三位一体的电商平台。在通过技术手段优化观众观影体验之余,也将 O2O、C2B等电商营销理念融入影城的日常经营中。
据统计,2014 年万达院线电商销售额 12.67 亿,线上票房占比也从2014 年初的 10%跃升到贺岁档的40%。除了不断巩固的线上购票优势外,“万达电影预售嘉年华”、 “万人迷积分幸运秀”、“幸运大转盘”等趣味活动还吸引了用户的持续关注,提高了用户忠诚度和消费粘性。
谈及2014年12.67亿的销售纪录,除了起步早、垂直管理背后强大的执行力、全国180多家影院阵地的线下落地能力外,“营销不等于促销”的理念尤其值得推崇。所谓营销,就是通过O2O、C2B、跨界营销、多平台营销等手段吸引观众,让消费者对品牌产生情感进而带动消费,而非简单的价格倾斜、促销。
2014 年“双11 约会活动”是万达电商 O2O营销的经典案例,线上报名、线下约会,全国170多家影院的积极参与,最终促成了 1209对观众成功约会。
除此之外,C2B、多平台营销,跨界营销也将成为万达电商2015年的主要发力点,届时将以电影院为中心,为观众提供娱乐、游戏、餐饮等多元化的周边娱乐信息和增值服务。同时鼓励用户分享、用户驱动的营销活动。乐观估计,2015年万达院线电商销售额将突破18亿。
◎ 十年启示
回溯万达院线十年的成长轨迹,成功首先得益于优秀的投资者审时度势、拐点起步,分享改革红利、人口红利的眼光;开放透明,不断学习、修正的专注和坚持;得益于一个民族企业品牌经营管理的一般经验与电影行业特性深度融合的成果;更得益于顶层设计者打破壁垒,提前布局的决断和勇气。站在院线第一股的新起点看万达未来的发展,十年的成绩值得骄傲,新起点上没有对手的领跑同样任重而道远。
从行业的宏观走势看,未来三至五年中国电影仍将延续黄金发展期。借助电影产业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和上市契机,与资本市场有效结合,将进一步巩固万达院线在行业中的领先地位。完成2016年底全国260家影院、超过2300块的市场布局后,万达将有机会挑战世界排名前列的电影院线运营商。从电影产业的内在规律看,过去十年电影产业经历了一个终端撬动,高速增长的爆发期。未来十年,内容和渠道如何协同发展将是每一个电影企业需要直面的挑战。无论是试水、示范,龙头企业的判断都将影响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