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电影(Digital Cinema)是指按照相关的电影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利用数字技术及其设备进行数字节目源获取、数字制作、数字发行传输、数字存储和数字放映,最后将高品质的图像和声音等信息还原并呈现给观众的系统。

      数字电影系统的基本工艺和实现流程分别如图21、图22所示。

      数字节目源获取主要包括三种方式:直接利用数字电影摄影机进行数字拍摄;利用高分辨率胶片扫描仪对胶片电影进行胶转数处理以产生数字节目文件;利用CG(计算机图形学)等技术,以计算机为工具,制作与生成数字节目。

      数字制作包括数字后期制作和数字母版制作,前者包括非线性编辑、特效、调色、声音制作、声画合成、字幕等内容,后者包括图像压缩、加密、封装打包等处理,以产生数字电影数据包(DCP)和密钥传送消息(KDM)。

      数字发行传输是指将DCP通过硬盘、卫星、网络等方式传送至数字影院,同时将KDM安全传送至影院进行授权放映。

      数字影院接收并存储DCP和KDM之后,由播放服务器进行解包、解密、图像解压缩等处理,再由数字放映机进行色彩空间变换、电光转换,最后将高品质的图像与声音呈现在观众面前,从而实现电影放映。


blob.png

blob.png

      数字电影是现代电影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电影由胶片电影向数字电影发展是电影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是继无声电影向有声电影、黑白电影向彩色电影发展之后的又一次根本性巨变,而且更具影响力,意义更为深远。

      数字电影具有后期制作方便快捷、发行传输便捷、节省发行拷贝、利于环保、利于提升放映质量、利于扩大放映规模、利于加强信息安全和内容保护、可进行数字版权管理等优点,它为现代电影产业的发展注入了崭新活力。信息技术是电影数字化演进的根本动力。数字电影涵盖许多领域的基础和关键技术,主要包括图像压缩编码、信息理论、现代信号处理、数字图像处理、多媒体通信与信息传输、大容量数据存储、多媒体宽带网络、信息与网络安全、数字显示、计算机图形学以及微电子学与芯片设计等技术。因此,数字电影产业的发展与技术进步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需要相关行业以及支撑技术的推动与促进。电影的数字化演进绝不仅仅是一场简单、单纯的技术变革,而是一场深刻的产业革命,涉及技术、工艺、设备、运营、管理、发展思路、相关政策、商业模式等诸多要素。

      当前,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数字电影都处在一个高速发展阶段,全球传统影院的数字化改造和数字影院的建设速度愈来愈快。经过数年的探索、尝试、发展和完善,数字电影在技术、设备、标准、规范、运营、管理等方面均已基本成熟,其市场发展与商业模式也在不断探索和试验之中,并且日趋成熟和完善。电影向全数字化演进已成为电影产业发展的必然。可以预见,数字电影取代胶片电影而成为电影产业的核心与主流已为期不远。

      当前,我国电影产业正处在胶数整体转换的关键时期,国内数字电影正按照专业、中档和流动三个市场划分蓬勃发展。其中,专业数字电影与国际保持接轨,遵守DCI数字电影系统规范(DCSS)和SMPTE 21DC数字电影技术标准,截至2010年3月1日,中国国内已拥有2237块2K数字电影银幕(其中1098块支持数字3D立体电影放映),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流动数字电影放映系统目前数量已经超过3.5万套;1.3K中档数字电影也在积极推进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