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b.png

      看得清楚,听得真切。人性的贪婪本能和资本的逐利本质,决定着电影的进化方向。库布里克早早地意识到了欺骗观众耳朵的重要性。在惊世骇俗的《发条橙》中,他让技术人员将杜比降噪技术运用到电影的前期制作中,通过施暴画面与优美乐音的结合,使得卫道士们对影片主题投射出巨大的惊异与愤怒。此后,音乐片开始大胆地与瑞•米尔顿•杜比研制出的设备以及其衍生技术相配合,掀起了一场波澜壮阔的的电影听觉革命。

      只要屋里声够大 就听不到外面狗叫

      在筹拍《发条橙》之前,库布里克一直琢磨着捣鼓点新玩意。有一天,对古典音乐极其发烧的他看到一则消息:一个名叫瑞•米尔顿•杜比(Ray M. Dolby)的科学家研制出了一种能有效降低噪音的设备。不愧电影天才,库布里克一下子就从中预见了它在电影中的远大前程。

     1971年,伴着贝多芬的音乐,《发条橙》中的主人公在大银幕上恣意施暴,让观众们看得瞠目结舌。对于社会道德进行的猛烈抨击和无情嘲弄,让这部作品名声大噪。不过,也许有人并不知道,《发条橙》是第一部将杜比降噪技术运用到前期制作的电影。

      其实杜比技术的原理很简单,就是运用了人们耳朵的“幻觉”:当一大一小两个声音同时存在时,人的听觉会对静一些的声音“充耳不闻”,比如说,屋子外面有狗在叫,我们把屋里的音响声调大,狗叫声便听不见了。

      瑞•米尔顿•杜比意识到,如果录音声源大大超过磁带噪声,则噪声便可忽略不计。于是,他在录音中加大静音音轨的信号强度,通过一种镜像过程,利用可以把录音时被增强了的静音信号在播放时再还原为正常水平的装置,让磁带噪音从我们的听觉中“消失”,从而达到降低噪音的目的。

      李斯特和瓦格纳在立体声中重生

      电影的声音革命总是与音乐息息相关。《爵士歌王》让电影脱离了哑巴时代,杜比技术则让电影变得更为巧舌如簧。1975年9月,《李斯特狂》(Lisztomania)成为了第一部杜比立体声(Dolby Stereo film)电影,导演肯•罗素在片中用一群70年代的摇滚明星解构一个多世纪前的李斯特和瓦格纳。这样大胆的音乐题材,启用一项新技术自然是再恰当不过。

      其实,杜比立体声的大致原理是将4个声道(左、中、右、后)的信息通过矩阵编码方式保存在两条音轨上,而后置声道是一条单声道音轨,但通过两路后置扬声器播放。这一系统也就是目前流行的Dolby Digital 5.1声道系统的前身。不过,第一部真正使用杜比立体声的35mm电影,其实是1976年芭芭拉•史翠珊主演的《一个明星的诞生》,同样是一部歌舞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