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b.png


      从电影诞生开始,人们就希望能在银幕上重现真实世界的色彩缤纷。在麦克斯韦的三原色理论的指引下,英国人乔治•艾尔伯特•史密斯研究出了双色电影系统,但效果不佳,拍出来的人物面有菜色。到上世纪30年代初,英国特艺色公司终于成功研制出装有三条胶片的电影摄影机,再经过德国人的改进,彩色片得以全面占领电影世界。

      手工劳作催生变色龙 三原色主宰《浮华世界》

      1925年,《战舰波将金号》上映,当看见象征革命的红旗在战舰上飘扬时,观众忍不住欢呼起来。让“黑旗”变“红旗”,其实并不难,只消让人在电影胶片上一帧一帧的上色。可这种纯粹的体力活,效果只是让人惊喜,却不能令人满意。

      为了从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世界各地的人们进行了许多试验。J.C.麦克斯韦曾提出过视觉三原色理论。通过对红、绿、蓝三原色进行组合,可以得到任何颜色。而从白光中减去不同比例的红、绿、蓝三原色,也就能够得到各种深浅不同的色彩以至黑色,人们将此称为减色法。

      道理听着虽然简单,实践起来却很困难。一个名叫乔治•艾尔伯特•史密斯的英国人,最早研究出了双色电影系统,也即只使用红和绿去调配其他颜色。首次荣幸出演其彩色短片的主角,是他的两个孩子。孩子们在草地上玩耍,脸上都不是人色,而更像绿巨人或是一团小牛肉。

      30年代初,英国特艺色公司终于研制成功三色系统,将彩色电影摄影机装有三条胶片,分别摄录红、绿、蓝三原色。1932年,迪士尼运用此工艺拍出了第一部彩色动画短片《花与树》;1935年,第一部彩色电影《浮华世界》诞生。又过了几年,德国人终于制造出真正的“三合一”片,一条胶片就能将三原色搞定。至此,彩色片开始全面推广。

      拥有更多,却不一定拍的更好

      那一时期,有声电影也已研制成功,更多的观众走进影院,开始享受有声有色的服务。而提供服务的片商们,尽管会嫌其造价高昂,但也欣慰于产羊毛的羊群日益庞大的数量。值得一提的是,最会审时度势的,除了片商,还有奥斯卡。它在1939年就将最佳摄影奖一分为二,一个给黑白片,另一个给彩色片。到了50年代中期,黑白片在与彩色片的交手中,已渐落下风。最后彩色电影于60年代全面称霸,摄影小金人也与时俱进的重又合二为一。

      彩色电影尽管势不可挡,然而它在席卷全球的时候,也曾遭遇过反对的声音,费里尼和黑泽明就曾严防死守了很长时间。某位大师的语录,或许可以为这批反对者们代言:“彩色电影是出于商业目的而弄出来的鬼把戏。在任何一部彩色电影中,影像都妨碍了观众对事件本身的感受。”用辞这么绝对的大师,叫塔可夫斯基。

      时至今日,彩色片毫无疑义的成为主流,虽然仍有导演选择拍摄黑白电影,但并非因为排斥彩色,而是出于对内容的考虑。彩色电影的诞生,其实是给了电影人一个选择权,同时也是一个挑战:你拥有更多,却不一定拍的更好。最显眼的例子就是,当鲜红的鲜血真的从雪白的肌肤上流下来时,格斯•范•桑特还是败给了希区柯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