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评影|深入《流浪地球》声音制作一线 全面解析影片声音的工业化制作流程

发布日期:2019-03-08         新闻来源:中国电影科技网      点击0

p2541562056.jpg


《流浪地球》自上映一个多月以来,获得了口碑与票房双丰收,众多标签接踵而至:“中国科幻开山之作”、“首部国产硬科幻”、“特效与情怀共存”、“弘扬中国价值观”、“加速电影工业化”、“助推国产电影海外发行”……这个在最初没有太被看好的“小破球”,一路以惊人之势逆袭,成为了公认的里程碑式作品,推动中国电影工业化往前走了一大步,而这一大步,“堪称劈叉”。

 

之所以被称为中国首部硬科幻,最重要的一点体现在影片中70%的视效画面由中国特效团队制作完成。影片中前所未有的宏大场景的制作水准堪比好莱坞,那么对于鲜少有人提到的电影声音制作来说,同样是需要攻破的重点和难点,一方面体现在大量未涉及过的声音特质的把握,另一方面是来自声音制作团队对音效细节的追求。


合影.jpg


影片的声音后期制作全流程由中影电影数字制作基地声音制作团队独立完成,此次项目难度大、任务重,参与人员达到24人,是目前参与制作人数最多的影片,人员包括:对白组、动效组、特效组、混录和技术支持等。本人有幸前往声音制作一线,与主创团队的王丹戎老师以及对白组、动效组和特效组中的5位工作人员进行了长达4小时的深入交流,感谢大家百忙之中的倾情分享,同时也要感谢祝岩峰老师在休假之余仍然热情的接受了我们的电话采访。


王丹戎

电影《流浪地球》声音指导

国家一级录音师,中影电影数字制作基地艺术总监。曾获第2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录音奖、第30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音效奖。代表作品:《集结号》《梅兰芳》《建国大业》《狄仁杰之通天帝国》《风声》等。


“声音是感官的同步,是导演对这个未来世界的声音表达,声音设计要融入电影的风格与故事,不能让观众‘出戏’,更不能‘抢戏’。”

 

重塑世界观

 

王丹戎老师第一次与郭帆导演见面是在2017年。那个时候,导演已经进行了一年多的《流浪地球》筹备工作,影片中包含着复杂的物理学理论,导演请来了中科院的科学家们,用了大半年时间构建影片的世界观,同时,对于故事设计、概念图设计、美术服装道具等细节都做了详尽的准备。“第一次听导演介绍这个项目,我对他印象特别好,觉得他非常扎实。”王老师说。

 

他们在交流中其实很少谈到具体的声音,主要是观念的交流和世界观的构建,这是创作的基础。影片要重塑一个世界观,声音制作需要通过经验、想象和各种方法去诠释剧本,实现导演的想法,但是这样的科幻片类型是王丹戎老师没有遇到过的,“这个项目对于我来说是一次难得的机遇与挑战,在开拓电影类型创作方面更是一次突破。


王丹戎.jpg


中影声音制作团队有个传统,一部片子进入到声音后期的时候,要开一个创作会,所有声音制作人员都要参加。会上由导演做创作阐述,对声音创作提出要求,之后由王老师来做声音设计阐述,团队成员积极讨论,充分消化导演的创作意图,这种面对面的交流更直接有效,各部门通过导演的语言和表情,去感受导演的创作形式,找准清晰的创作方向,对提高工作效率有极大的帮助。大多数声音无法用语言描述,需要发挥每个人的想象力,转述难免会造成部分内容的曲解与流失。 

 

影片声音风格的确立

 

导演在声音设计上要求体现出重工业风的味道,不要突出未来感和科技感的声音,这是出乎我们意料的。”《流浪地球》作为中国第一部硬科幻,是一个建立在真实世界基础上的虚拟未来,影片中蕴含着中国人的文化内核、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情感,导演希望通过声音进行人物的情感塑造,让观众有共情、有感动;对于影片中行星发动机、重型运载车等非常规场景,则强调声音的真实感,选择了对我国工业影响深远的苏联重工业风格,拒绝科技感、未来感的音色。

 

经过反复沟通,影片最终用朴素的声音,不夸张、不炫技的手法,完成了一场宏大叙事,形成了与好莱坞风格不同的视听冲击力。

 

作为科幻影片,在声音制作时,最受争议的部分是探讨在没有介质传播的太空中究竟应不应该发出声音,对此,王老师说:“艺术的创作,需要在真实与自然之间找到一个平衡,我们选择了打破这个自然的物理规律。从故事的角度出发,大家需要听到太空中发出的声音。” 

 

遵循“声音焦点”的创作原则

 

王老师提出在混录中要遵循“声音焦点”的创作原则。在影片所有声音的编辑工作做完以后,就会进入最后的混录阶段。声音编辑阶段大家都在做添砖加瓦的工作,尽量保证声音可以体现出画面中的所有元素,甚至包括一些画面外可能产生的能够辅助叙事的声音,如果说声音编辑是在做“加法”,那么到了混录阶段就要“做减法”。遵循“声音焦点”原则,让所有想要的声音能够有层次的呈现出来。

 

声音焦点是整个影片情绪与情感的交流。声音焦点是流动的,有时在天上,有时在地下,有时在前景,有时在后景……想让观众感受到的情感点,可以通过声音的焦点来传递给观众,除了依靠动态的比例去匹配声音的流动感外,还要有所取舍。“有时候一个花费三天时间才做出的声音要拿掉,真是心疼啊,但为了避免声音元素之间互相打架,我们也会忍痛割爱。


p2546517106.webp.jpg


就像影片结尾父子二人天地对话的场景,声音焦点落在了父子二人情感从冲突到和解的关系上,当刘启最终抬头的时刻成为了父子二人生死离别的瞬间时,叙事的情感焦点就到达了一个戏剧性高点。父亲最后一次对儿子说:“爸爸在天上,你只要一抬头就可以看到爸爸了。这一次,你一定可以看到我。来,儿子,3、2、1、抬……”的时刻,最后一个“抬”字保留了半个音,拿掉了几乎所有的音效,只保留了一点空间站高速行进引起的舱壁震动的声音和简单的钢琴主题的音符,在这一刻选用传统中国画“留白”手法,使画面声音变得更加空灵,这时候减少传达给观众的信息量,可以给观众留出更多想象空间。

 

团队的培养

 

虽然这个项目体量大、难度高,但是整个声音后期制作流程还是非常顺利的,这有赖于王老师及其团队长期、稳定的合作。在谈到如何把控影片声音最终效果的时候,王老师说到:“人的组合搭配在我来讲是最重要的。创作会之后的任务派发和精准分割是我所要考虑的,根据每个人的制作经验,找到每个人适合的方向,就不会出现遇到难点过不去的问题。同时借助标准化的制作流程,就可做出满意的作品。




祝岩峰

电影《流浪地球》声音设计

中影电影数字制作基地混录师、声音设计。代表作品:《邪不压正》《罗曼蒂克消亡史》《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西游除魔篇》《赵氏孤儿》《魁拔系列等。

 

“这部影片的工作量非常大,大到我们在混录时用两台音频工作站没办法一次把他们都放出声来,必须在混录前做很多层的缩混,这种情况是在之前没有遇到过的。”

 

第一次直接混录全景声

 

祝岩峰老师负责此次影片的声音设计以及混录工作。祝老师说:“在最初看片子的时候我就觉得其中有大量的内容适合直接做成全景声,正好赶上中影要买一套新的设备用来做全景声混录。”经过与声画中心主任毛硕商量,并得到王丹戎老师赞同后,决定影片直接混成全景声。

 

这是中影声画中心第一次采用全流程全景声(DOLBY ATMOS)制作工艺。中影的混录C棚是中国最早的全景声混录棚,也是条件最好、音箱最多的一个混录棚。以前做Dolby Atmos项目,由于受到技术方面的限制,是需要先做成5.1环绕声版本,混完之后再拿出一周左右的时间再混一版Dolby Atmos的版本。“这次直接混录全景声,是一次令人兴奋的尝试,可以一次把全景声的想法全部实现。” 他们很愿意尝试各种不同的可能性,但同时工作量也超出了他们的预测。


zhu.jpg


在混录前,每个编辑的轨道都非常庞大,因此祝老师需要提前做很多缩混的工作,时间周期很短,同时伴随着特效画面不断的制作出来,又有很多新的录制工作,总体节奏还是很紧张的,最终总工作量达到了1000轨以上。 

 

行星发动机以及太空部分的声音制作

 

这部影片在声音设计上最大的难点是影片中有很多非常规情景和未知的元素,包括:太空、重型卡车、行星发动机等,需要去寻找一些适合这些元素本身特性的声音。

 

行星发动机是贯穿全片的一个重要听觉元素,只有这个声音确定了,电影的声音设计才能够成立。郭帆导演对此有自己独特的想法,他希望当刘启和朵朵第一次到达地面看到行星发动机的时候,能给出一个明确的、不一样的发动机的声音。


发动机.jpg


最终这些元素一方面来自祝岩峰老师根据火箭原理,寻找的火箭发射、喷射、燃烧的声音,另一方面来自导演希望延续影片样片中一个类似大号的声音,“我们去找到了这个类似大号的声音,做了变调、降调的处理,想办法让它与火箭声音相匹配,成为了行星发动机中一个比较独特的声音元素。” 在给导演的小样中祝老师做了很多层的声音元素方便调整混合比例,不同的混合比例会产生不一样的听感,同时,这些多层的音色储备也便于应对剧情和镜头的变化。

 

太空部分的声音制作算是比较大的挑战,祝老师说以前没有做过太空部分的声音,没有过这方面的相关经验,只做过类似的动画片,但是与这部写实特效片有很大的区别。导演给出了影片《星际穿越》《火星救援》《地心引力》等作为参考方向,经过反复研究、打磨,最终制作完成的效果很不错,达到了理想中的预期。




对白组

王鲁谦电影《流浪地球》ADR对白录音师

 

“《流浪地球》因为其复杂程度,对于我们来说是一部很有挑战意义的电影,我们为其倾尽所有,每一句台词的声音质量都力争达到最好。”

 

对白组由2名对白录音师和1名对白剪辑师组成。对白组是最早介入影片声音制作的工作组,从18年3月开始第一批录制,陆陆续续历时7个月。整部电影的对白部分从开始到最终完成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

 

讨论与实验

 

王鲁谦向我们介绍到:“拿到影片的初剪版之后,我们的声音设计、混录师、项目主管与导演对影片中重要的头盔内对白制作进行了反复讨论。”拍摄中,为了防止头盔玻璃罩起雾,每人胸前都有个小风扇往上吹,因此所有戴头盔的同期对白都不能用,必须全部重新补配。

 

在参考了国外类似的头盔声音制作方式之后,根据剧组提供的影片中的头盔道具,他们初步拟定了两套方案同步进行:

方案1:利用效果器模拟头盔的效果

方案2:演员站在架设好的头盔中进行补录,还原头盔效果

 

第一批录制

    

在ADR录制的时候同时进行两个方案的录音,演员需要先全片按照无头盔录制一遍,然后再将自己戴头盔的对白部分,站在头盔中再录制一遍。第一天录制完,立刻对方案一和方案二的声音进行对比。对比完发现,演员在头盔里说话,头是会动的,如果加效果器模拟头盔的效果,声音十分平整,失去了“情绪”,而演员站在头盔中录制的对白则显得更加“生动”。最后经过导演的认可,选择了方案二。

 

寻找新方案

 

 在ADR录制工作进行到一半左右时,问题出现了。每次录音时,最后进行头盔录制,由于台词量大,演员配一天后,很多需要呼喊的戏,情绪已经达不到了,嗓音状态十分疲惫,导致很多头盔中的对白不是很满意。不戴头盔的声音与状态都非常好,于是他们试图通过物理手段模拟出头盔的效果。


对白_副本.png


我们选择将一个小型的监听音箱放入头盔内部,通过无线麦克风录制之前录好的不戴头盔的ADR。由于头盔的直径较小,一般的监听音箱很难放入其中,所以音箱方面我们选择了Genelec 8010A,话筒我们用两个无线麦克风,一个在头盔内指向高频单元,一个在头盔内指向低频单元。录制完经过后期处理将两条声音通过一定比例的混合使用,模拟出了之前头盔方案的效果。

 

补录

 

《流浪地球》这部电影制作周期跨度非常长,最初录制完的ADR,经过几个月之后的修改,有一些台词需要补录。由于个别演员已经进入了新的摄制组,对白组只能选择带着录音设备前往演员所在地进行补录。“一天跑四个剧组,辗转三百公里,经常一天工作时长超过10小时。

 

《流浪地球》算是他们遇到的最复杂的影片之一,同期不到10%,ADR录制工作量在时间上比其它影片多付出3倍以上。头盔内的声音是技术上的一个难点,除此之外,对白涉及情感,需要反复抠细节,因此演员重新录对白也是比较熬人的过程,王鲁谦和同事们始终尽最大努力完成每一句台词的录音。尽管如此,由于片长问题,影片剪辑结构和台词做了很大调整,极个别镜头经过反复录制也没能对准口型,成为了他们最大的遗憾。





动效组

苗  寅电影《流浪地球》动效拟音师

王子威电影《流浪地球》动效录音师

 

动效声的录制是需要团队协作才能完成的工作,此次《流浪地球》动效(FOLEY)组由动效录音师、动效拟音师、动效拟音师助理以及动效编辑4人组成。 动效组负责影片中物理声效的录制,包括:角色的脚步声、任何物体产生的动作声、各种材质衣服的摩擦声,另外还包括装备、枪械、盔甲等诸多物理声效。

 

拟音师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物理声效的模拟,需要依靠拟音师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苗寅在跟我们分享制作细节时,嘴里时常会迸出:“biu biu zou zou”的声音,生动、形象,但实在用文字难以描述,我们可以通过图片来再现一下当时制作的情景。

 

在录制车内人物脚步时,用了一块80年代的厚轧钢铁板,因为它的厚度、硬度以及粗糙度都更符合影片的重工业风格,再配上厚重的高筒牛皮靴,为救援队员周倩的首次登车撑足了场面。


▲正片  周倩首次登车


▲录音场景  运载车内周倩脚步声录音

 

人物装备上,头盔是片中比较重要的道具,实物偏塑料质感,为了能很好的表现出它的材料质感以及形体重量,录制时选择了机车头盔配合钢化玻璃面搭配汽车轮胎为道具。


▲正片  韩朵朵头盔


▲录音道具  头盔音色采集

 

装备上还特制了一只刘启“同款”背包。

 

▲正片  刘启背包


▲录音道具  自制刘启背包

 

驾驶操作方面,为了突出表现机械质感,选用了大量的老式机械设备来录制车辆内的各式扳动开关及齿轮手柄声音。


▲正片  运载车操控台


▲录音道具  运载车操控台

 

车辆内饰上,为各国的运载、救援车做出了明显的声音区别:刘启、韩子昂所驾驶的373号运载车主要是以金属平安铃为主;李一一被困的运载车则是以吊挂的主板零件和装备挂扣为主;其他国家的车辆内饰则是根据各国的特色为其配上不同的声音元素。


▲正片  韩子昂驾驶运载车的车辆内饰

▲录音道具  各国运载、救援车用到的内饰

 

冰雪颗粒与车身不同部位的撞击方面,录制了多种材质,包括:米、各种豆类、决明子等往不同介质上撒,最后按照影片实际需要选取。


▲正片  冰雪颗粒撞击车身


▲录音场景  冰雪颗粒撞击各种材质

 

使用接触式话筒录制特殊声效

 

宇航员在外太空冒险的部分,为了更好的呈现戏剧化效果,需要创造出一种真空中特殊的动效声类型,并且它的听觉感受是观众潜意识中所认同的。动效组和声音设计祝岩峰老师一起进行了多次尝试,最终通过接触式话筒BARCUS-BERRY和水下话筒DPA8011的自身特性,不断变换材质、力度及录音条件参数,例如:把接触式的话筒粘在铁上,粘在布上,粘在牛仔裤上,瑜伽球等等,最终创造出了不少很有质感的特殊声效。

 

▲录音场景  使用接触式话筒录制特殊声效

▲录音场景  使用接触式话筒录制特殊声效

 

私人订制”大型道具

 

另一个特殊声效比较密集的地方是:CN171-11救援队在电梯井内转移火石那场戏。在整个惊险紧张的氛围下,绳索的位移、锁扣的连接、滑轮机的脱裂等每一个提示音效都牵动着观众的神经。为了更好地表达缆绳与轿厢脱断的声效,动效组特意为此“私人定制”了一支伸长足有两米的纯铜弹簧,研究弹簧形变敲击声效,最终选用SCHOEPS MK4心型指向立体声话筒创造出了令人印象深刻又充满科幻感的声音效果。


▲正片  缆绳与电梯轿厢脱断

▲录音场景  使用定制的铜弹簧录制特殊声效

 

这些有趣的分享后,我很好奇动效组有没有一个强大的素材库,方便下次可以直接取用,不用再这么麻烦的制作。苗寅说:“素材库中大多为消耗类道具声音,比如摔个杯子、摔个碗。影片的每个瞬间都不可复制,每部戏都需要不断尝试、不断变换,动效这行一辈子没有捷径。




特效组

邱逸电影《流浪地球》效果编辑

陈楠电影《流浪地球》效果编辑、混录助理

 

“我们没有像以往做科幻电影那样强调科技感,反而去强调它的真实感。我们在科技感的把握上非常慎重,主要还是要还原物体本身带给人的感觉。”

 

效果编辑组由祝岩峰老师、邱逸、陈楠等6人组成,负责影片中车辆、太空、地震、爆炸等音效制作。



在影片中有一个庞然大物贯穿始终,那就是最主要的交通工具运载车。邱逸牵头联系了中影车队的人,为这些车组织了为期三天的录音,利用三台录音机,十几支话筒,外加很多别部门工作人员帮忙,完成了这次录音。录音内容几乎涵盖了车可能发生的全部效果:启动、车内外行驶、发动机、各种姿态刹车、各种剐蹭碰撞等。后期再通过很多的编辑、变形,呈现出最终效果。像这样为单一元素录制三天的情况也是极少见的。

 

在实际录制中,选用了听感上个头最大的车。同时,为了呈现运载车从完好到经过地震、碰撞后不完整的变化过程,最终选择了两种车:大客车和大厢车,分别对应运载车完好时和破破烂烂不完整时的状态。



最终运载车的声音效果分成了五个组成部分。第一组为运输车的划过;第二组为发动机;第三组是刹车和轮胎摩擦;第四组为车内晃动;第五组为金属碰撞类。

 

运载车一次完整的出现,首先要选择车体的运动形态,根据车内或车外行驶的状态,加上发动机的运行。开动过程中,有车头和车箱体之间摩擦晃动,需要添加金属类的晃动细节。在冰面或雪面上无论是启动还是刹车,需要再加上轮胎和地面挤压摩擦的成分,至少有其中四个部分,才能完整的构成一个运载车。

 

运载车每一次完美的出现,随着镜头中重点的不同,也会在比例上强调不同的部分。“电影声音的质感一向是靠细节取胜,每一个部分都是不能忽略的。

 

除此之外,影片中各种门声、机械类等声音元素,因为有导演的明确要求,要硬科幻、偏重工业一些,因此在制作中彻底摒弃了原先在科幻片中声音也应该很科幻的想法,选择以链条声、齿轮声为基础元素,再进行加工创作,节省了大量时间成本。

 

陈楠同时作为混录助理,几乎参与到所有声音制作中最细节的部分。“我见证了郭帆导演及团队、王丹戎老师和祝岩峰老师,他们熬大夜、努力奋战的情景。他们所有的努力和不断追求完美的过程我都看在眼里。




写在最后

 

在与声音团队交流的过程中,王丹戎老师提到的一个“差点成为遗憾”的细节令我印象深刻。在影片最后混录将要完成的时候,王丹戎老师突然冲进棚说:“有一个声儿,咱们落了。” 说的是刘培强和马卡洛夫刚出太空舱,进入太空的场景。当舱门打开的时候,马卡洛夫飞了出去,王丹戎老师问:“这个人为什么会飞出去?”他们通过一帧一帧的看画面,发现是身上绳子的锁扣断了,但是在声音里没有体现。锁扣断的画面,如果正常看影片通常是看不出来的,画面非常快就过去了,可能只有一两帧。经过跟导演沟通后,王丹戎老师特意脱下羽绒服,亲自进棚帮着补录了这个声音,最终通过声音弥补了画面,对剧情的发展进行了交代。



影片声音制作已经结束一段时间了,在交流中依然能够感受到大家在制作这部影片声音过程中的激情与诸多感慨,“有些影片特效到最后一刻才做出来,跟我们想象的有点不一样,如果早点看到,我们可以再做出一些不一样的声音元素。”、“时间太紧了,后期我们几乎每天都工作超过10小时,如果再给我们点时间会做的更好。” ……当然,抛开这些不可控的外界因素,他们每个人都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用工匠精神对自己所做的部分反复雕琢、打磨。艺术,正是这样一个需要较真又永无止境的东西。

 

如今,《流浪地球》所取得的成绩,是对每一位参与制作的工作人员最好的肯定。